在口腔颌面治疗过程中,患者常常会关心治疗是否会产生副作用。以下是对口腔颌面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原因的详细分析。
一、口腔颌面治疗的副作用
1. 颅脑损伤:口腔颌面部上接头颅、下连颈部,严重外伤常常伴有急性颅脑损伤,如脑震荡、颅内出血等,可能产生严重后果。
2. 组织损伤与感染:颌面部血管多、血运丰富,组织再生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强。若处理不当,伤口愈合可能缓慢,面部软组织撕脱的,可能无法保留。颌面部血运丰富,受伤后出血也多,组织器官的水肿、血肿重,**造成呼吸困难。
3. 呼吸道阻塞:口底、咽旁、舌根处的损伤,软组织的**发生明显水肿,加之损伤后的血块、碎骨片、牙齿碎片、呕吐物及舌后坠等均可引起呼吸道阻塞,导致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,危及生命。
4. 感染风险:颌面部许多带有细菌的腔窦如口腔、鼻腔、副鼻窦等,伤口与这些腔窦相通**感染。清创处理时应尽早闭合与腔窦相通的创口,以减少感染机会。颌骨上牙齿被打碎时,牙齿碎片可穿入周围软组织中,同样会增加感染机会,并加重组织损伤,甚至影响骨折的愈合。
5. 生理功能障碍:颌面部损伤常伴颅脑损伤,引起咀嚼、吞咽、呼吸、言语等生理功能障碍。可能出现面瘫、涎瘘、张口困难、外伤错位畸形、复视等障碍。
6. 牙齿损伤:口腔内有牙齿,外伤时,牙齿可脱位、折断,有时伴有牙龈撕裂而加重损伤。上下牙齿的存在对治疗骨折起重要作用,利用牙齿咬合关系作为颌骨定位时的标准,而牙齿又可以作为颌骨固定时的支架,应尽力保住牙齿。
7. 进食与语言能力影响: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,如损伤严重,可影响进食、咀嚼及语言能力,故应选择适当的喂养方法,以保证病人的创口愈合及营养。
8. 面神经损伤:颌面部有腮腺及重要的表情神经,面神经损伤会产生半侧面部瘫痪、涎瘘,唾液经常由伤口、嘴边流出,影响伤口的愈合。
二、口腔颌面损伤的原因
1. 异物阻塞:如血凝块、骨碎片、牙碎片以及各类异物均可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。
2. 组织移位:如下牙槽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下颌体两侧同时骨折时,下牙槽骨体前份的骨折段受降颌肌群(颏舌肌、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等)的牵扯拉,舌整体向后下方移位,压迫会厌而造成窒息。在上牙槽骨发生开放性横断骨折时,上牙槽骨因重力、撞击力作用的软腭肌牵扯拉等因素向后下方移位而堵塞咽腔,引起窒息。
3. 气道狭窄:口底、舌根和颈部在损伤后,这些部位内形成的血肿、严重的组织反应性肿胀均可压迫上呼吸道而发生窒息。在面部烧伤的伤员,还应注意可能吸入灼热气体而使气管内壁发生水肿,导致管腔狭窄引起窒息。
4. 活瓣样阻塞:受伤的黏膜瓣盖住了咽门而引起的吸气障碍。
三、唇腭裂的致病因素
1. 遗传因素:20%-30%的患者具有阳性的遗传因素。若本人患有这一类遗传疾病,应避免与患同种遗传病人婚配。
2. 环境因素: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,接触X射线、微波、机械损伤、环境污染、缺氧等,都可造成遗传基因的突变等。
3. 药物因素:母体怀孕期间患有如贫血、糖尿病、严重营养障碍等慢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等。
4. 烟酒因素:资料表明孕妇早期大量吸烟(包括被动吸烟)及酗酒,其子女唇腭裂的发生率比无烟酒嗜好的孕妇要高。
口腔颌面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,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,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风险。了解唇腭裂的致病因素,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。